好玩具贸易服务平台
你好,欢迎登录好玩具平台!

好玩具贸易平台-第三方贸易服务 公共平台

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动态 > 产业动态 > 资讯详情
机器人玩具齐聚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

  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14日至20日在全国陆续展开,各种各样高科技机器人、科普玩具等成为活动的一大主角.


5月14日,一群孩子正在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一个展区内等待机器人表演

  5月14日至20日,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全国46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陆续展开,全国各地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群众性科技活动。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为中国普通百姓带来一场“科普盛宴”。其中,各种各样高科技机器人、科普玩具等成为活动的一大主角,今天,中外玩具网将各地科技活动周相关信息汇总:

  ◆ 北京:
  2011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 机器人最受孩子青睐

  中国年度科普“盛宴”——主题为“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当天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幕,今年精心“烹制”的多达数十万道“科普大餐”将轮番摆上筵席,此后一周时间里在全国各地供民众分享、品尝。

  5月14日,北京通州农民吴玉禄乘坐他研制的拉车机器人所拉的黄包车,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会场上进行展示。

  5月14日,北京通州农民吴玉禄研制的演示吸烟有害机器人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式现场进行展示。

  附:全国科技活动周简介

  科技活动周(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ek;Technological activity week )。是中国政府于2001年批准设立的大规模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 根据国务院批复,每年5月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由科技部会同中宣部、中国科协等1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同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

  2011年科技活动周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举办科技活动周第二个十年的起始之年。2011年科技活动周将于5月14—20日在全国隆重举办。

  科技活动周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部门共同组织,全国各地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精彩纷呈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办好今年的科技活动周,对于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月14日,一款助老陪护机器人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式现场进行展示。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款仿生机器鱼在水池里进行演示。

  5月14日,一位小女孩好奇地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款导览服务机器人进行互动演示。

  5月14日,北京通州农民吴玉禄研制的机器人家族,以强大阵容集中展示于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式现场,备受瞩目。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举办“自动化之光”公众科学日活动,该所研制的掰手腕机器人吸引众多观众前来与之一较高低。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乒乓球机器人在该所公众科学日上进行人机对打演示。

 ◆ 上海:
   50家科普场馆“镇馆之宝”亮相2011上海科技节

  今天上午,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启动仪式,在世博会中国馆一层(原省市区联合馆)举行。图为:一位小朋友在地铁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试驾地铁运行模拟器。

  “北斗导航天地”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主要原理和应用前景,参观者会发现,“北斗”导航系统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早已大显身手。

  据东方网5月15日报道:今天上午,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启动仪式,在世博会中国馆一层(原省市区联合馆)举行。与此同时,“后世博时代”首度进驻世博场馆的大型展览——“科普智绘城”主题展也向公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东方网记者看到,在“快乐科普园”板块中,包括了上海科技馆在内的50家科普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的“镇馆之宝”和精品展项在此亮相。

  奶牛科普馆的“好奶就在家门口”展项,就展示了从奶牛养殖、机械化挤奶设备到牛奶生产加工的生产加工过程,而一旁的挤奶体验项目更是得到了小朋友的青睐,然而一位小朋友涨红了脸挤了很久,都没有挤出一滴奶来。对此,工作人员表示,这个项目是完全仿真的,没有一点力气,也拿不准要领,是很难成功的。

  我们在电视上见过大鲨鱼的威猛凶残,可是鲜活的鲨鱼卵其实是很脆弱的。在上海海洋水族馆的“白点竹鲨鱼卵”展项中,观众就可以亲眼目睹这种鲨鱼从1天至120天的一个孵化过程。工作人员告诉东方网记者,母鲨在诞下小鲨后,小鲨鱼仍会待在胚胎体内“吸收”营养,等到茁壮成长后,胚胎体才会脱落。

  中国武术博物馆则带来了“虚拟搏击”和“闪躲飞镖”两项互动活动。体验者可与虚拟中的李小龙同台竞技,体验武术搏击的魅力。闪躲飞镖则通过立体影像交互技术,让体验者在躲避荧屏高手飞过来的飞镖时,锻炼反应速度,感受“飞来横祸”时的惊心动魄。

  据悉,整个“科普智绘城”里还有陶艺、机器人、拼装模型、列车编组、学习使用航海仪器等各种DIY项目,以及未来上海“智慧外滩”的构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的“北斗导航天地”、RFID身份识别卡等众多科技成果展项,广大观众可以在7天的“科技周”内享受一场丰富好玩的科普盛宴。

  5月15日,在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开幕式上,一名“500年后的网络人”在向观众挥手致意。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这款机器人能自己解决突发问题 记者 许俊文 摄


车模比赛,看谁跑得又快又好。  记者 白周峰 摄


一年级学生卢奕楷在玩“机器爬虫”  记者 许俊文 摄

  ◆ 重庆:
  科技活动周启幕 拿着这张卡畅游27个科普基地


同学们正在操控机器人。记者 郑宇 摄

  据重庆日报报道:尽管昨日的细雨让主城显得有些阴冷,但昨日开幕的2011年重庆科技活动周还是点燃了不少市民对高科技的热情:他们无论老少,或咨询学习科普知识,或亲身体验科技的神奇,或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小发明,争相走进科技世界,品尝“饕餮大餐”。

  学 科技辨真假其实很简单

  专门教市民用科技“辨别真假”的重庆师范学院科学教育专业学生王璐,昨天在科技活动周现场用沙哑的声音说:“大家学习的热情太高了。”

  面对展台上各色各样的化妆品,市民的问题特别多:乳液和粉底液怎么分好坏?化妆水呢?她需要不停地解释。

  这时,王璐将一滴粉底液滴进清水里,粉底液径直沉入了水底。“这就说明里面重金属含量较多,如铅、汞等,对皮肤是有害的。”她说,但如果它浮在水面上,则说明含有轻子油,这样的粉底虽然保湿效果好,但就像一层薄膜包住皮肤,不透气,长期使用会导致毛孔堵塞,加速皮肤的衰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黏在杯壁。”她端起另一个杯子指给市民看,这就说明里面的动物油含量太多,而且含有脱敏剂等添加剂,对皮肤也会有伤害。

  “如果你所使用的化妆品不黏杯壁,不漂浮,不沉底,那么基本上你就可以安心使用了。”她说。

  听了这些,市民感叹:“用科技辨别真假,原来这么简单。”

  秀 用小发明解决实际生活难题

  一条拱形的公路,只要汽车一驶过拱形地带,将路向下一压,就会为旁边的路灯自动发电。尽管现场雨下得很大,但复旦中学高三学生杨成兴的得意之作“环保节能低碳公路发电厂”,还是被市民围得水泄不通。

  “我想,今后的一些城市道路,可以用钢板、塑料和木板做成拱形的路面,地面下设置专门的发电装置。”在自己设计的样品上,他不停地挤压拱形的路面说,这就好比汽车开过道路。一旦路面被挤压,就会产生能量,传送给路面下的发电装置,从而实现自动发电,给路灯供电。

  “叔叔阿姨,我这个发明可以避免在输液时血液倒流。”人和街小学六年级的杨定武在一边使劲“吆喝”自己发明的输液提示器。

  “其实原理很简单,我只是在输液管里增加了一个液体探头,只要没有液体流下来了,警报器就能自动发出‘滴滴滴’的信号声。”他说。

  游 我市首次派发“科普护照”

  一张科技“绿卡”,能让你畅游重庆科技馆、市动物园等全市27个科普基地。昨日,我市首次向全市优秀的青少年科技爱好者以及留守儿童,派发了2500套科普护照。

  “科普基地能够为青少年的奇思妙想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他们走近高科技的热情。”市科委有关负责人说。

  除了免费畅游科技场馆,在活动周期间,市少年宫还将为万名青少年免费放映百场球幕科普电影,让青少年能够身临其境走进“动物王国”,体验光波、声波的奥秘。

  据悉,在为期一周的活动里,我市将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现场互动交流等方式,为市民提供上百项科普体验活动。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宣布开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雅棠出席开幕仪式。记者 关媛媛

 ◆ 湖南:
  科博会带你走近湖南新科技(组图)


可再生能源支撑的低碳建筑。


小孩子正在近距离接触智能化机器人。

  据湖南日报报道:今天上午,2011年省科技活动周在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杨忠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副省长刘力伟,省政协副主席武吉海共同启亮开幕式水晶球,并观摩了航模表演和第四届湖南科技博览会。

  刘力伟致开幕词,他要求从提高民族科技素质和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全局出发,精心组织、讲求实效,努力办好科技活动周。据悉,最近1周内将有上百场科普活动在全省开展,参与民众预计超过百万人。

  科博会是本次科技活动周的最大亮点。各市州通过展板集中展示了“十一五”期间我省科学技术和科普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显示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还有一些与民生紧密相连的科技产品也来到了展览现场。记者看到,深入小区街巷转运垃圾的电动汽车,可以通过机械臂自动装卸垃圾收集箱并倾倒垃圾,避免了二次污染;生物质复合炉则将各种农作物秸秆、木柴、树叶、牛羊畜粪、食用菌废渣等变成了燃料,而且燃烧耗料是传统柴灶的四分之一。

  开幕式上,还颁发了全省优秀科普作品奖。《时间简史(插图本)》、《大设计》、《果壳中的宇宙系列(3册)》等45部优秀科普图书,《蓝猫淘气3000问》等11部优秀科普影视作品受到表彰。 作者:胡宇芬 任彬彬

 ◆ 杭州:
  2011年杭州科技活动周近200项市级活动邀市民参加


5月15日,一位小朋友在浙江省科技馆体验与机器手猜拳装置。


省科技馆中的机器人表演


体验科技馆项目

  据杭州日报报道:再过两天,新落成的钱江新城市民中心广场又将上演一场万众瞩目的科技盛会由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和市科协联合主办的2011杭州市科技活动周就在这里开幕。

  “每年的活动周都会有不同的主题,今年的主题是”携手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创业、转型升级“,就是紧密结合”学习型、创新型、生态型“城市建设目标,以”创新创业、转型升级、生态友好“为主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楼健人对记者说,科技活动周也要围绕社会热点,办活动要讲究成效,突出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改善环境、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惠及民生等活动内容,开展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社会性科技活动。

  杭州的科技活动周就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科技盛宴。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套话,背后是有实打实的数据作支撑。

  2001年,第一届科技活动周参与单位500余个(包括乡镇、社区一级),受益群众10余万人次;到2010年第十届科技活动周,参与单位达到2800余个(包括乡镇、社区一级),参与企业100余家,受益人数达80余万人次。

  市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徐植说:“去年开展的各类科技活动有2900余项,其中仅市级重点活动就达到138项,制作了2.2万块挂图、展板、海报等,而且还编印制作了各类科普资料、低碳知识竞赛卷100余万份,组织了2万余人次的科技宣传人员,光参与的领导干部就有4000余人次,参与面不断拓宽、受众面不断扩大、社会效应明显增强。”

  做低碳达人,让科技照亮生活

  去年有80万人一起享受科技盛宴

  “科技活动周”是中国政府于2001年批准设立的大规模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由科技部会同中宣部、中国科协等1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同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

  从此,每年5月的第三周,就成为杭州市民在科技海洋中狂欢的节日。

  去年,也是在这个时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周,从西湖文化广场“出发”,“走”遍了杭州的各个城区,让全城市民一起亲身实践了什么是“低碳城市”。“原来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注意一些生活细节,既不会影响生活质量,也能成为低碳达人。”家住中山北路青园小区的李君对记者说。

  在西湖区,科普基地游走进了西溪湿地、浙大科技馆和重点实验室科普游,让人大开眼界;千名专家进百家企业服务,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技术诊断,难题攻关等一系列服务,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科技发展的实惠……说主办方“动尽脑筋”,这样的形容绝不过分。

  数据统计显示:整个活动周期间重点展示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而且举办各种形式科技(科普)报告会、科技知识论坛,广泛开展科普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全市科技活动周共投入资金350余万元,科技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科技下乡等各类活动2900余项(其中市级重点活动138项),制作挂图、展板、海报等2.2万块,编印制作各类科普资料、低碳知识竞赛卷100余万份,参与科技宣传人员2万余人次,参与领导干部4000余人次,参与企业100余家,受益人数达80余万人次。

  轰炸试听感受,超越你所有想象

  今年有195项活动,以科技成果展为主

  年年办科技周,年年都要有新的亮点,这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在传承精品项目的基础上,每年都会有新的、别出心裁的形式和内容呢?如何才能保证把这些新鲜的“菜肴”烹饪得足够美味,并经得起广大市民“口味”的挑剔呢?

  “科技活动周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1年设立并在全国范围组织实施的群众性科技宣传活动,今年已是第十一个年头。科技活动周已成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徐植说。

  主题的不同,意味着每一年在活动安排的侧重点不同,活动内容也就相应地会有变化。今年的活动周共有195项活动,将以科技成果展示为主,组织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的创新产品,高校的科研成果,到活动周开幕式现场,广泛开展科技成果展示活动,组织高校大学生、科技企业、社区居民代表,观看科技成果,从而让大中学生和社区居民充分了解“科技支撑发展,科技改变生活”。

  记者提前打探,揭开神秘“面纱”

  学生最有福,在天文畅游中学习科技知识

  每一届活动周,都紧紧围绕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以广大市民最易接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最大范围地宣传我市科技方针政策,展示科技成就,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成为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让最新的科技成果惠及百姓,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每一届科技活动周,也会特别“眷顾”这样一群人青少年朋友。组织青少年“畅游”科学世界,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热情,提高其理解科学、应用科学的能力,同样是科技活动周的“题中之意”。

  看来,今年的活动周,也一定融入了最新鲜、最引人注目的元素。为了让活动的亮点能够提前揭开神秘“面纱”,记者还特地前往市科技局打探了一番。记者了解到: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网共同主办的2011杭州市科技活动周网络宣传推广活动,集结本市青少年天文爱好者开展“探梦天宫”科学考察活动,对现代天文学前沿领域的知识进行学习探究。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活动中让孩子们了解天文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古代天文学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掌握天文探测的手段、方法及技术。“考察活动在科技活动周启动,持续到8月份。活动将在杭高天文台、天荒坪天文台、北京天文台、阿克苏天文台四个地方实地考察。”上述负责人说,科考期间将邀请北京天文台专家、浙江天文学会理事长施浒立担任专业指导。

  “三型一统筹”,抓的就是杭州的热点

  科技活动还重视成果科普化

  “每年的活动周都紧密围绕杭州市的中心工作,今年的内容中突出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开展生态型城市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市科技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说,此外还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化。

  在活动中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全社会爱学习、乐学习、善学习的良好氛围,利用学习讲堂、科学讲堂、社区学校等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理论、学科学、学传统、学历史、学规划等活动,全面提升全民学习力和创造力。突出青少年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这一重点,引导青少年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举办中小学生科技节和青少年科技大赛、科技报告、科学探究、科技创新、科学考察等活动。

  组织开展职工技能大赛,鼓励部门、高校、企业和大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科技创新创意成果、节能新产品和生态环保新产品的展示和宣传活动。深入学校、社区开展科技讲座、科技知识展览等活动,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自主创新的氛围,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坚持“环境立市”方针,强化城市生态经营理念,以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生态讲座和生态展览,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加快农业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组织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惠农”、“科技扶贫”等主题科技活动,加大对新型农民和新技术的培训力度,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

  上述负责人说,此外还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将国家、省和市科技部门支持立项的项目中已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开发成科普产品,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使公众及时了解最新的科技发现和创新成果。

 ◆ 江西
  首次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创意制作展示活动


青少年在省科技馆体验滑翔机 记者王祺摄

  据信息日报报道:15日上午,由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和省科协共同主办的我省2011年科技活动周活动在省科技馆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将持续七天。

  科普展板让市民驻足

  记者在省科技馆内看到,一块块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阶段性成果、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图板展让市民纷纷驻足观看。

  “今天正好是周日,特意带小孩来放松一下,恰巧碰到这里举办科技周活动,没想到孩子非常喜欢,认认真真地边看边问。”家长陈先生告诉记者,通过这些科普知识的展板介绍,可以让普通市民特别是上学的孩子及时了解本省的发展状况。

  青少年创意作品受追捧

  迷你缝纫机、小机器人、废旧材料变建筑模型……走进省科技馆阳光厅,一群群活泼聪明的青少年正在这里展示他们创作的科技创新和创意作品。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一些废旧材料,通过极具创意的思维,可以把这些废弃的泡沫、纸盒、塑料瓶、一次性快餐盒等,通过我们的精心加工,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建筑模型和艺术品。”一位加入该创新作品制作的青少年小邓告诉记者,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向大家展示低碳、环保材料打造的现代艺术之美。

  “妈妈,这个很有意思。”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小冯拉着妈妈的手,指着地上灵活运动的机器人说道。记者看到,一个类似于小汽车模型的东西在地上灵活运转,遇到障碍物会自动绕开并照原路前进。据该机器人的制作者卢致麒告诉记者,该机器人叫NXT机器人,只需在电脑中对其进行编程,就可让它完成某项任务。

  ◆ 安徽:
  让我当你的眼睛 陪你看神奇科技(图)


科技活动周、全国助残日爱心面对面栏目特别活动

  据安徽商报报道,昨日,省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幕,当天也是“全国助残日”,记者携手中科大“芳草社”的青年志愿者,特别邀请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们一起畅游科大、品味科技大餐。在周末两天两万余人的庞大参观人群中,66名特教中心的孩子以及“芳草社”的志愿者们,是最特殊、最快乐的一群。 “让我当你的眼睛,陪你一起看神奇的科技、体验我们的大学生活! ”志愿者们说。

  【关键词】老朋友、好朋友

  大朋友小朋友都是老朋友了

  对于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们来说,记者与“芳草社”的志愿者们,都是孩子们的“老朋友”了:不论是“捐出旧挂历温暖盲童心”的暖冬行动,还是“安全急救课让孩子远离伤害”的阳光课堂,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在几年前,爱心面对面栏目就在合肥市特教中心建起了“爱心图书室”,这一次,又从热心读者捐赠的图书中精选出200本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新书,补充进“爱心图书室”。 “前不久才给我们带来‘阳光课堂’活动,这一次把课堂搬到了中科大!”带队的特教中心老师也很开心, “难得有这样的课外活动,孩子们都很高兴! ”

  为了能和特教中心的孩子们沟通,就在科技活动周开幕前一天晚上,“芳草社”的志愿者们还从繁重的学习中专门抽出时间,集中上了一节手语课。

  【关键词】机器人、跳舞

  孩子们最爱机器人

  9岁的盲童樊文谦最大的心愿是“看”机器人。 “你说机器人该有多高?比我还高不?”小文谦问。“我们学生自己做的机器人都不高,30~40厘米吧。 ”志愿者孔跃拉着他的小手,边走边聊。 “那机器人平时都做些什么? ”“机器人会解魔方,可快了。对了,我们还有机器人剧场和战场比赛,到时候如果可以的话,再接你来看! ”

  和小文谦一样,在中科大博物馆里,特教中心的孩子们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玻璃展台里的小机器人身上。两个孩子半蹲在一个白色的机器人面前,摆着各种姿势和机器人合影,脸上绽放着笑容。“虽不能听到机器人唱歌,以后我还要来看它们跳舞。其实我以前在电视上看过机器人跳舞的,它们可灵活啦! ”年昆鹏在纸上写道。

  【关键词】南极、石头

  “我摸到了南极的石头”

  “这是什么石头,那么特别? ”当王宇在志愿者的搀扶下走进极地专题陈列馆时,最令他感到惊奇的就是馆中陈列的一块从遥远的南极搬来的石头了。 “摸上去的感觉和其他石头不同,这个石头的表面好粗糙。 ”王宇同学是合肥特教中心盲部初一年级的一名学生,由于双目失明,他很少有机会离开学校触摸外面的世界,在极地陈列室内,他仔细触摸着一件件展品,在志愿者的讲解下,和其他孩子一样,用心感受着神奇世界。

  【关键词】大学生活

  “吃食堂”提前“上大学”

  在特教中心孩子们参观的间隙,细心的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安排了一顿丰盛又特别的午饭,“就在我们平时吃饭的食堂,也让他们提前感受一下大学生活! ”志愿者们说。

  食堂为孩子们预留了一片相对集中的区域,安排孩子们一一坐下后,志愿者们为他们打饭、拿餐具。 “吃饭是天天吃,我们学校食堂的饭菜也不差,可是在大学食堂里吃饭,还真是第一次呢! ”在等待的间隙,孩子们东瞅瞅西看看,打量着“大学食堂”。

  “世界很奇妙,大学生活很丰富。我也要向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努力考大学! ”一位同学在记者的采访本上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心里话。 (徐蒙蒙 何莹 胡霈霖 王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