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具贸易服务平台
你好,欢迎登录好玩具平台!

好玩具贸易平台-第三方贸易服务 公共平台

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动态 > 产业发展 > 资讯详情
2012中国童车的布局与开战(二)

     如果说2012年的中国童车行业必然举行一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快鱼吃慢鱼,慢鱼吃死鱼”的殊死大战,那么开战的时间就是2012年3月4日至6日,开战的战场就设在上海市兴义路77号上海国际展览中心。这里正举行“2012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玩具展(TOYCHINA)暨上海第四十八届玩具博览会”,这就是业界统称的一年一度的“上海童车展”,上海童车展是中国内地举办历史最为悠久的玩具专业展会,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童车、童床专业盛会,更是业内人士尤其是童车制造商、贸易商和服务商普遍认可的最具实效的贸易展销会。

      本届上海童车展仍由上海玩具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和上海市玩具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由上海上玩玩具展览有限公司承办,展览面积达到14800多平方米,参展企业为338家,主要来自浙江省的平湖、宁波、台州、江苏省的昆山、河北省的平乡、广宗、广东省的中山、佛山南海、汕头澄海、福建省的厦门、泉州和山东滕州、湖北汉市、安徽舒县,以及河南、天津等,入场参观人数为38000多人,专业采购商几乎来自全国各主要省、市、自治区以及各主要城市。

二、产业发展迅猛,市场竞争加剧

      2008全球金融海啸后,中国内地的童车产业同世界玩具产业一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外资企业的贴牌生产(OEM)为主珠三角地区如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等部分玩具及童车产区深受影响,产业集群较前弱化,出现部分转型、转产甚至倒闭。

     上期,我们详述了浙江、江苏、河北、安徽等童车产业基地的基本情况,本期我们以福建省童车产业的现状和发展为例,分析我们童车产业的存在的问题。福建是我国重要童车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厦门、漳州和泉州三地,年销售额约20亿元。厦门,乃至整个福建省童车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生产、管理环节还不尽完善,童车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根据厦门检验检疫局对厦门市童车行业的分析,我们了解福建省乃至全国童车产业的状况:

       一是企业发展两极分化。以博格布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因其高档次、高品牌,高价位、高利润雄居其它任何工厂之上,年产值约占厦门整个行业所有产值的90%,而一些中小企业发展相对困难,产值仅占行业的10%左右。博格步(厦门)轻工制品有限公司是由荷兰Bugaboointernational BV在厦门投资的全资子公司,总部设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在伦敦、米兰、巴塞罗那、纽约、和洛杉矶都有设立分支机构。博格步童车已成为欧美高端童车的代名词。  

      二是质量管控体系还不够不完善。一些中小企业大多是近两三年才成立的,无论是行业的相关配套,还是工厂自身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很多企业还未建立起独立的QC部门,产品质量管控体系还不完善,亟待提高。

      三是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由于很多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有限,研发投入不足,主要生产一些中低档产品,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是单兵作战造成资源浪费。童车行业一个重要的投入是模具的开发,其时间长,成本高。但由于没有固定的官方或民间的统一组织,无法积极调动各家工厂抱团发展,造成许多资源的重复或浪费。

五是生产效率低下。很多中小企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因资金有限,无力进行设备的更新或买进新式设备;甚至有不少工厂买进或使用是的在其他地区淘汰了的设备,这样必然会带来生产效率的低下。

六是出口市场结构单一。厦门生产的童车99%用作出口,其中约有85%出口至欧洲,市场单一,随着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必然会承担更多的市场风险。

不过,从全国整个童车产业发展来讲,童车的发展还是十分迅猛,预计自2009年以来,年产值增长10%左右。主要增长来自三方面:一是河北、河南、湖北等新兴的童车产区发展较快;二是有实力、有品牌、有市场的规模以上企业增长率高;三是部分大型玩具企业转型做童车,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童车产业在迅速发展和市场不断的扩大的同时,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

      (一)童车展会=童车大战

      与其说“2012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玩具展(TOY CHINA)暨上海第四十八届玩具博览会”是玩具展会,不如说是童车专业展会,因为我们在展会现场几乎看不到一个普通的玩具;而与其说是一个专业童车展会,不如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童车大战。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会参展有338家企业,占全国童车生产企业的三分之一以上,主办单位负责人无不感慨地说:实际上还有至少75家企业没能入场参展。“场地太小了,观众太多了,展会太拥挤了”,这是所有进场人士的同感。不仅如此,展览中心的户外还搭起了两个临时展馆,通道都是尽可能的小,而且通道上、楼梯口、厕所边甚至是墙壁上都摆着产品。参展商不停地吆喝着,资料一叠一叠地派,名片一张一张的发,资料和名片发完了就撕下一张白纸或是烟盒写下联系方式,有的连写也节约了,干脆把电话直接输入手机上。“看样子有点象肉菜市场”,难怪记者听到有人不大恰当地形容说,记者听后接话说:“这不是市场,是战场!”那人转过头来说:“对,对,对!是战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实际上,上海的童车战场不只设是展会上,还设在餐桌上和客房上,何以见得?你看看,群兴、孩子王、好来喜等不少参展企业设宴款待经销商,还有像汕头市华达玩具有限公司参展这几年都不参展,但宴请客户却是必不可少。广东群兴玩具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把上海童车展当作主战场,今年主推授权车模,请来模特吸引商家的眼球,还在展会附近的大酒店开设了2012年业务大会,董事长林伟章先生亲自到场讲话并为2011年度的最佳经销商颁发奖牌。经销商们当场下单获得一定的折扣是群兴的“招牌菜”,现场抽奖活动也是不可缺少的“热心菜”,可谓是“煞费苦心”。群兴公司后来居上,进军童车产业仅五年销售业绩就已跃居全国童车销售的前茅,2011年群兴玩具登陆深圳证交所,成为中国第四家在境内上市的玩具企业,去年,群兴玩具还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上海孩子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也于上海玩具展的第二天中午举行了公司经销商接待酒会,酒会上该公司董事长汪振松感慨万千,对童车行业的现状、市场的竞争和企业的发展及困惑都一泻而出。孩子王公司近几年发展也十分迅猛,公司在安徽投资建设“伞车生产基地”,占地200多亩。公司在迅速发展业务的同时面临了不少的困难,包括原辅材料的采用、企业管理的规范、产品质量的保证、市场营销的策略、资金往来的周转等,这也是童车行业面临转型中遇到的又一普遍性问题。企业不创新、不发展那只有死路一条,但企业要创新、要发展并保持可持续、可控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海童车展我们还看到很多有趣的现象:战场还设在宾馆客房里,白天在展会上你争我抢,采购商刚要踏进这展位,打招呼的是那边展位的熟人,采购商常常是同时接到几个供货商的请柬,摸着头脑不知应该赴哪个宴?同一酒楼进去往往有几家厂商都在请客,参展商晚上都不敢挂“请勿打搅”,三更半夜经常又“不速之客”,大家都生怕失去一个贸易合作的机会,参展商和采购商都乐意由主办方代订宾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投资大、成本高、利润低

        从童车产业投资大、成本高、利润低,首先,童车产业的投资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厂房车间占用面积大,童车的投资成本比较高,仅一个模具,少则十万、八万,多则数十、上百万,一个中型的童车厂一年一至少也要开发新的产品3—5个;二是童车属于以塑料、布料、五金为主要原辅材料的大件婴童车产品,用料大、存货量大,所以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以储料存货,一个中型的工厂要一般要5000-10000件货,一个大型的工厂要存货20000-50000件货。

        其次童车成本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原辅材料一直处于涨价之中,塑料、布料、五金均为最为常用的工业原材料,需求量巨大,价格高居不下;二是工资和其他生产、经营成本包括企业的水电费、税费、运输费、仓储费也一再提高;三是童车的设计、品质、营销和广告成本也越来越大,由于童车的使用者为婴童,作为父母和长辈,选择购买款式新、质量好、品牌亮的童车成为必要的选项,童车的同类化多、可比性强,其款式设计、品质保证和品牌推广显得更为重要,而要符合上述要求,各方面的投入必不可少。

         童车生产企业利润低,也就是说童车的投资大、成本高却是卖不起价,一方面一般的童车毛利润在10-20%,加上税费和不可预见和其他各种费用,放进自己口袋里的纯利润就是微乎其微,尤其是原辅材料、劳动力和物流的成本“必涨无疑”,而成品的销售价格上升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市场的份额虽逐年上升的势头,但是市场的蛋糕增大往往慢于产业的壮大,也就是说供过于求是玩具和童车行业常态,加上出口艰难、市场同业竞争激烈,中小童车企业不敢轻易言涨,只能委曲求全,薄利多销。

     (二)品种多、品牌多、市场多

      首先是童车的产品品种众多,包括儿童自行车、脚踏车、手推车、三轮车、电动玩具车、婴儿学步车、婴童睡床和儿童安全座椅等,每一品种又有不同的细分,比如儿童自行车有两轮、三轮和多轮的,有单座、双座和多座的,适用年龄从014岁,近年来,还出现动漫卡通和名牌汽车授权产品。新的品种层出不穷,童车厂家必须在为企业和产品定位后,设计、生产和销售数个系列品种童车或童床,所以,通过研发、设计,不断创新外观、功能、材料,达到提升产品品牌的创建和附加值的提高。

      其次是国内现有的童车品牌上千个,进口的品牌童车(包括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也不下百个,就拿本次上海童车展来说,300家以上的童车企业就有600个以上的童车品牌,部分童车企业同时登记、注册、使用多个品牌,适用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档次、不同品质、不同品牌的童车鱼龙混珠,让生产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都无可适从。而且,由于品牌的竞争靠的不仅仅是质量、款式和价格,还需要企业作进一步的市场规划和推广。没有好的营销手段,品牌是无法建立起来的,“酒香还怕巷深”。

       再次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消费差异很大,国内市场多而广,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陆,从经济发达地区到贫穷落后地区,销售渠道有批发市场、批零市场、超级市场、连锁店、专卖店、零售店、网店等,处处充满商机,处处充满竞争。

     2012年,中国童车已经拉起了战报,战争是残酷无情、你死我活的。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谁是童车大战的胜利者?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