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断层 作品成他人“嫁衣”
央视三套曾有个以播放“动漫制作的小品”为主要内容的节目《快乐驿站》。这些动漫中只采用了小品表演者的声音,画面全部是动画制作的形象,再配上一些炫目夸张的动画表现形式,更显幽默诙谐。但您可知道,其中有200多分钟的动画都是由山西的公司制作的。
笔者来到这家曾制作过央视“动漫小品”的山西博讯数码公司,该公司创意总监说:“我省作品的通病就是缺乏原创性。这包括故事编剧、美术造型及动画制作等多方面。也就是说,一些本土优秀的编剧作家看不起动漫,年轻的编剧功底浅,创作的剧本缺乏吸引力,造成了我省动漫行业编剧的‘断层’。真正属于我省本土公司原创的动漫作品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的确不多。”
“现在不少多次在央视播出的优秀动画片以及一些台湾动画片的分镜头,都是由我们完成的。虽然这些作品效果还不错,但并不是我们自己的作品,做得再精细也只是替别人做了嫁衣。”对此,华北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动画系教研室主任董立荣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资金难觅 产业链未形成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山西电视台原打算与某数码公司合作,将万荣笑话以动漫形式表现出来,可最终因资金不到位而搁置。而资金问题几乎也是所有动漫企业的“通病”。“现在,不少颇具实力的投资者对待动漫的态度还停留在靠动画赚钱上。”董立荣一脸遗憾地说:“现在全国最高的动画收购价是中央电视台的每分钟1200元,而我们制作动画片成本每分钟需5000元,所以,仅靠电视台收购动画片这一种盈利方式,连成本都难以收回,动漫的衍生产品才是利润的真正来源。”
这种状况就暴露出我省动漫产业链不完善的“短板”。动漫产业链包括三个层次:影视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动漫衍生产品,三个层次作用叠加在一起,才能对经济发展产生可观影响。但目前我省动漫多属于“代加工”,产品形象不成熟,市场化程度低,仅仅停留在影视播出阶段,图书音像制品及衍生产品产业链还未形成。
对此,长沙三辰影库制作的《蓝猫》可作为一个成功案例参考。《蓝猫》播出后,全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蓝猫专卖店;又如大家熟知的美国动画片《变形金刚》,在中国内地电视台播放时没收1分钱,但仅靠卖玩具就赚回50个亿。
动漫作为一个投资高、收益慢、见效晚的行业,产销价格之间的巨大落差,极大地挫伤了动画企业的积极性,造成了恶性循环。因此,许多民营资本虽有投入意向,但由于动漫产业的收益链不明显,多数不敢轻易进入。
市场广阔 先驱难寻
久经沙场的商人都知道,自己去开发一个新的市场是十分艰难的,如果坚持做,或许会成功,但更多的可能是成为别人走向成功的“垫脚石”。基于此原因,我省一些有能力制作动漫的公司都不愿意做“先驱”。
“现在市场创建新的业态很难,但将这些已有业态的组成部分拆开再重新搭配,将会出现变化,形成特殊的经济形式。”董立荣指出,山西动漫企业应挖掘和借鉴新的发展商机,将动漫产业与其他行业组合形成新的业态。他表示,今年广电学院将通过动漫形式表现山西的旅游资源,在推进动漫产业发展的同时,繁荣山西旅游文化,此构想在全国堪称首例。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支持动漫产业发展,如要求全国各省会电视台每天播放30分钟动画片,地市电视台每天至少播放15分钟动画片,且60%为国产动画。照此推算,全国每天播放动画片的时间在一万分钟以上,而国产动画片数量非常有限,大缺口自然蕴藏大商机。
业内人士认为,明显的优势、广阔的市场加之良好的前景,只要有人敢于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必会得到回报。
王泽宇
链接:
由于漫画本身的发展形成了现代故事漫画的表现形式,将影视艺术融入漫画之中,使得漫画与动画更容易结合,影视艺术独特的地方在于它能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和片段剪辑的蒙太奇技巧来表达想法和感受。漫画正是吸收了影视艺术的这两个特点。当要讲述的故事越发复杂、人物越发丰富的时候,用传统单线式叙事的方法就越行不通,蒙太奇的介入就成为一种需要了;当漫画家在传统表现手段中无法找到更合适抒发感情的方法的时候,当读者需要作品有更强的冲击力和表现力的时候,各种镜头的灵活运用就成为一种必需了。一部现代故事漫画往往集远、中、近、特4种镜头于一身,漫画家往往能熟练地运用镜头的移动和各种蒙太奇剪辑,对故事特定部分的情绪和氛围进行渲染。这就是现代故事漫画容易和动画结合的一个原因,因为他天生就像动画的分镜头剧本,读者在看漫画时仿佛就是在看一部电影。正是有着这样的相似性,所以如今将动画和漫画合称为“动漫”。
“动漫”(animation)一词在1996年以前在中国大陆并没有出现统一的概念,二者是分立而互有联系。此词的出现和推广,源于在1998年全中国第一家首先拔地而起的动漫资讯杂志 《动漫时代 (ANIMECOMICTIME)》,因此“动漫”一词才得以出现并慢慢深入人心,成为全中国动漫迷常用的词汇和动画与漫画的总称。动漫就是建立在漫画和动画的基础上,如今因为二者的相似性将其归为一类,而产生的一个名词。 “动漫”一词首创则是源于1997年创刊的《漫友》杂志。